首页

TSCD爆直男

时间:2025-05-26 00:52:21 作者:镜观·回响|浦江奔涌传薪火 海派融新纳百川 浏览量:68583

浦江潮声涌,海派悠韵长

在上海这片奇迹的热土上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激荡交融

这座面向世界的中国舞台

脉动着守正创新、兼容并蓄的文化活力

  2023年12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听取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红色,是上海最鲜明的文化底色

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小楼

老渔阳里、辅德里、成裕里……

承载上海红色历史的里弄铭牌

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密码”

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2022年10月31日摄) 。 位于上海市南昌路100弄2号(原老渔阳里2号)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2023年6月9日摄)。 位于上海市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原辅德里625号)的中共二大会址(2023年6月7日摄)。 2023年2月15日,在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三(4)彩云中队主题班会上,中共一大纪念馆工作人员和老师一起与孩子们互动。 2024年6月15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演员在金爵盛典上表演。 黄浦江澎湃,展现出江海的壮阔

苏州河温婉,涵育着水乡的柔情

一江一河是上海人的城市记忆

在保护中更新,在更新中保护

经过连续多年的改造更新

江河两岸昔日的“工业锈带”

已然变为今天的“生活秀带”

苏州河华东政法大学段的历史建筑群(无人机照片,2023年3月3日摄)。 2024年9月28日,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在苏州河水域举行。这是该赛事连续第四年在苏州河举办,滨水公共空间的贯通和两岸的建筑,为赛事举办提供了完美载体。 “祥泰木行”旧址重修后,建设成为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2025年5月14日摄)。杨浦滨江曾是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摇篮”,数十幢工业遗存在更新中被别具匠心地保留下来。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5年5月14日拍摄的由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改造的公共空间“绿之丘”;下图为2016年拍摄的改造前的旧貌(资料照片)。 2025年5月14日拍摄的杨浦滨江东方渔人码头(无人机照片)。 2025年4月14日在上海白玉兰观景台拍摄的城市天际线(无人机照片)。 都市繁华很近

“诗和远方”不远

上海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家门口“小而美”的新型文化空间

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解锁新场景

2020年11月12日拍摄的朵云书院观景台。有“云端书店”之称的朵云书院位于上海中心大厦52层。顾客在这里可以“抬头看云,低头读书”,并俯瞰黄浦江两岸美景。 2024年7月17日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南门拍摄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美内普塔站像,这是上海博物馆首次把文物展品放在室外展出。该展是近20年来埃及在境外举办的最大规模文物展,其中95%以上的文物是首次来到亚洲,于2024年7月19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将持续至2025年8月。 人们在上海徐家汇书院读书(2025年5月17日摄)。 2023年11月3日,一对新人在海派文化的代表建筑武康大楼前拍摄婚纱照。 2024年7月22日晚,游客在电视剧《繁花》拍摄地——上海影视乐园“黄河路”夜游。 2024年12月7日,模特在“海·派张园时尚文化周”中国青年设计师时装秀上展示设计师服装作品。时装秀以张园建筑主色调与设计线条为灵感,百年石库门建筑群落为背景,将茂名北路作为T台秀场,独具上海特色。 2024年12月8日,一年一度的“银杏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南广场举行。从2013年起,上海音乐厅利用银杏自然景观,每年策划不同主题的音乐会,逐渐形成“银杏音乐会”这一户外音乐会品牌,以预约方式免费向公众开放。 2025年1月1日,2025上海豫园民俗艺术灯会正式亮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豫园灯会已成为上海标志性新春文化活动和城市文化名片。

  记者:谢环驰 刘颖 方喆 辛梦晨 王翔 陈朔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马泰”侨胞拥抱新机遇

郎朗一身深色西装,做了造型的头发,旁边的长桌上摆了一排喝完的奶茶杯。他提出的请求让所有记者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当知道现场的记者也叫郎朗时,他瞪大眼睛说:“我们是多重宇宙的郎朗,世界线收束了!”

热带低压在台湾海峡生成 福建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一块圆柱全极耳电池,体积不大,却能提升一辆新能源汽车的行驶里程、充电时间、安全性和生产成本等关键指标。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米仁兵介绍:“我们将每年营收的约10%投入研发,实现了从激光器、激光单机、自动工作站、自动产线到智能产线的研发突破与产品升级,全面打通了圆柱全极耳电池规模化制造的路径。”

“数字大脑”赋能法律监督 杭州行政检察为劳动者撑腰

万象7月5日电(汪尚建 刘应)当地时间5日9时许,伴随着中老两国雄壮的国歌,中老“友谊盾牌-2024”联合演习开始仪式在老挝人民军库玛丹学院训练场正式拉开帷幕。

启程 大熊猫“宝力”“青宝”将开启10年旅居生活

在墨脱县从教20多年的格桑德吉认为:“曾经我们教育的目标是来得了、有地住、有学上;现在变成了上好学。”然而,对于西藏教育的发展,一些人要么看不见,要么视而不见,甚至别有用心,刻意抹黑。其实世界上不少地方都有寄宿制学校,一些国家出现了问题,应检讨自身,并采取实际行动认真解决,而不是戴着有色眼镜,以西方殖民视角来想象和污名化今天中国西藏的寄宿制教育。

外交部: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 这一立场是一贯明确的

目前,已有多个集中式光伏项目在油田建成投用。新能源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新质生产力的助力,让新疆油田的绿色转型之路越走越宽广。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